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乌飞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山河大地几年尘,阴阳颠倒入玄谷。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岊。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丽日属元已。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于公阴德知终大,万石家风喜不衰。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
寂寞元宵十六霜,月中披蓑带干将。兜鍪第见烽火举,觚棱不辨华灯张。新来冰天被声教,铁骑无复驰沙场。缯山再见旧灯影,金枝密焰看流芳。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温。永怀经年别,及此春日暄。幽閒谁与娱,依依映丘樊。计台二三友,才高工拨繁。
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西溪雨足归舟稳,会送高帆入凤池。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鸱夷湖上水仙舟,舟中仙人十二楼。桃花春水连天浮,七十二黛吹落天外如青沤。道人谪世三千秋,手把一枝青玉虬。东扶海日红桑椹,海风约在吴王洲。
前朝太史宅,基撤万民庐。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手把茅山道人诗,亦有胡僧写束绢。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缥绫方册锦盘囊,手录梅花道人诗。
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才疏乏世用,嗜僻惟书史。
鹤林道士轩辕徒,以飙为轮雷为舆。开山养鹤作骐骥,上下二仪周六虚。雏成洗髓扶桑窟,缟练羽毛曈铁骨。声飘碧落玉清扬,影拂太微云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