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点染烟浓柳色新。小桃红映水,日初匀。露收芳径草铺茵。凝情久,风淡起轻尘。梁燕已争春。折花闲伴酒,试濡唇。流莺何处语声频。阑干曲,蜂蝶更随人。
鸳鸯浓睡碧溪沙。荷花深处家。快风收电掣金蛇。凉波流素华。吴国艳,楚宫娃。红潮连翠霞。坐来忽忽烛光斜。城头闻乱鸦。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甚天色。苦问桃红李白。伊祈氏,沙际才归,依约春回晓烟湿。老寒犹煞忒。
睡起纱窗,问春信、几番风候。待去做、踏青鞋履,懒拈纤手。尘满翠微低B676叶,离愁推去来还又。把菱花、独对泪阑干,羞蓬首。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东风吹雾雨,更吹起、夹衣寒。正莽莽丛林,潭潭伐鼓,郁郁焚兰。阑干曲、多少意,看青烟如篆绕溪湾。桑柘绿阴犹薄,杏桃红雨初翻。
雪坞霜林,一夜报、春归消息。看是处、春回柳眼,粉匀梅额。和气已欣回北陆,寿星更喜明南极。问四井、节物奉谁欢,辽东客。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七十九岁叟,时吟感寓诗。年高胡不死,身健欲何为。细柳绿垂地,小桃红满枝。春风不到处,枯蔓挂疏篱。
霏霏寒雨数家村,鸡犬萧然昼闭门。它日路迷君勿恨,人间随处有桃源。
绣线添长,屈指隔、书云三日。华堂里,十分佳气,葱葱郁郁。一点老人星正照,千年王母桃方实。向绮罗、丛里酌流霞,称觞客。
园林静。萧索景。寒梅漏泄东君信。探春回。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
蓬莱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乔如松。双眸炯炯黑於漆,脸边隐隐如桃红。有时仰天笑开口,撮起崑崙归右手。忽然虚空跌落地,不觉满腹藏星斗。
上有繁葩下落英,红波动荡逐风行。夕阳开处犹光艳,何况今农值月明。
何处曾临阿母池,浑将绛雪点寒枝。东墙羞颊逢谁笑,南国酡颜强自持。几过风霜仍好色,半呼桃杏听群儿。青春独养和症状味,不为黄蜂饱蜜脾。
故人招我千山里,也有仙葩巧送春。麝馥染衣金缕重,酒红生粉玉肌匀。洛城景物知谁纪,寒食风光独处新。莫把天香调行客,晓妆留与绿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