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竹如翡翠侵帘影,苔学琉璃布地纹。高卧更无如此乐,远游何必爱他云。闲听谢脁吟为政,静看萧何坐致君。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少微夜夜当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花月旧应看浴鹤,松萝本自伴删书。素琴醉去经宵枕,衰发寒来向日梳。故国多年归未遂,因逢此地忆吾庐。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小艇载人来,约尊酒、商量歧路。衰柳断桥西,共携手、攀条无语。水际见鹥凫,一对对、眠沙溆。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
水云照。浮生了了,霜风衰草。日月金梭,江山春梦,天多人少。赤松认得虚空,便一向、飞腾缥缈。直上蓬瀛,回看沧海,凄然长啸。
露溢金茎,风翔玉宇,嫩凉初霁秋容。山肴野蔌,聊快一尊同。正值大田多稼,临邛隘、酒客憧憧。追随处,杯盘狼藉,野草荫长松。
老穷无赖事成丛。短发自蓬松。坐想帝城当日,万花绣出天宫。几时临赋,深浮绿蚁,缓唱黄钟。莫获追陪胜赏,虚烦恼乱衰翁。
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园林万不变枯枝。因甚松篁独翠。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若无荣盛便无衰。悟此方名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