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仙客题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树秋。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问君绝境今何在,只忆当年顾虎头。
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彩虹。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尽道鲈鱼寒不食,□□祗合在江东。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危楼杰立潭府雄,仰望惊瞿何穹窿。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东。扶栏三级横复纵,八窗交映光玲珑。更上一层迥不同,历览万象俱空濛。
巴陵一月雨不休,岂惟人病天亦愁。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巴邑有客方倦游,杭湖欲归思具舟。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
壁上陋室铭,门我剪茅亭。小市鱼虾散寂寂,大江风浪来冥冥。郭翁虽老犹貌泽,腹贮今古心和平。只应独将笏拄颊,清坐都不挂毫发。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过眼千山才岭粤,转头一水又衡荆。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鸣鴃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如关情。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风东来吹海溢。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愁云压地湿不翻,六合惨澹迷乾坤。阴阳九道错白黑,乌兔不敢东西奔。
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莹清无尘。小难作诗到对处,大难更自髯绝伦。天怜今年穷已极,稍慰蒹葭霜露身。恶风剧雪走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
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余郡足。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大江固茫茫,一苇即可越。乡来江与蕲,孰使我辈隔。温温李夫子,粲粲谪仙格。萧然一竹关,白眼谢俗客。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冷云迷浦。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烂银。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姚家池馆魏家邻。上番春。姓名新。倾国倾城,为雨复为云。
老翁起布衣,诗史天下选。眼中无全牛,万象转綮窽。曹刘知几辈,波澜付一卷。凄其忧世心,妙若医国扁。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于。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东南上流蜀之门,领略形胜斯楼存。岷峨之西江发源,势如建瓴注平原。出门顿息波涛喧,五溪七泽相吐吞。蜿蜒纡余带城垣,山亦却立且踞蹲。
一片寒姿苍玉质,久作歙江秋水骨。磨瑕砻垢饱风霜,袖手南游来楚国。我曾研破青烟痕,露华半勺拖玄云。文理细密温而淳,伯乐一顾空马君。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