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日射岩扉晓雾开,杖藜拄石破苍苔。一双蛱蝶随人去,知是香林洞里来。
才到松陵即是家,参天桧柏古槎牙。杖藜终日频来往,不羡堤边呼筑沙。
汉室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旧山中。暮云凝合元非鏁,俗骨腥膻自不通。束火杖藜深杳杳,袖椎敲石喜{降阝换音}{降阝换音}。若为化作双飞鸟,得与郎官继此风。
杖藜徐步兴何长,宛宛岚光接水光。蝉噪荒林桐叶老,风回半野稻花香。却过萧寺寻僧话,又入松轩卧晚凉。雨后微云山更好,与君行李未须忙。
吏散长郭静,杖藜巾一幅。只图宽眼界,不管穷脚力。野水露微湾,寒山出寸碧。待拍洪崖肩,蓬莱真咫尺。
常人厌寂寥,隐士畏喧杂。山居主人百好无,终日哦诗增长书合。我本山中人,心事亦颇合。杖藜约客行幽深,来扣吟扉坐陈榻。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材□寒烟。
杖藜引客入渔家,尽敞蓬窗作供茶。三面阑干诗思阔,湖光千顷浸荷花。
杖藜门外问浮槎,路隔溪南处士家。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
半世观山鬓已皤,欲求钓艇老渔蓑。杖藜又过烟霞洞,闻说当年烂斧柯。
封侯无骨登淩烟,食肉无相当万钱。君看檐下偃蹇者,如何头上著貂蝉。雅宜置之一丘壑,了此三生梅竹缘。云岩霜落月照水,有美玉树临风前。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素月流空天不夜,清辉散入疏林下。下有幽人独往来,杖藜缥缈谁能画。
大道分明绝点尘,何须枯坐始相亲。杖藜日涉鸡山趣,便是烟霞物外人。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暝色敛平川,云归日已夕。閒行信杖藜,倦坐憩苔石。花亦满意红,草自无心碧。吾亦乐吾年,人生不满百。
此地今重到,藤萝长碧阴。缅思仙去后,长有客来吟。出鸟江涛白,连云岭树深。杖藜宜少驻,灵迹尚堪寻。
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旋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
生平酷爱山,好山宁相远。知吾入山意,幽致竞牵挽。信步杖藜轻,升高腰脚健。小雨著黄落,索索声相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