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竟日雪幽处,杖藜不惮遥。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
带如当风衣出水,曹吴丹青古莫比。一时更有刘与杨,妙手斫泥端及此。叶生心匠何瑰奇,异代同声人所推。颇甘蔬饭绝肉想,神物自应来护持。
树舍新绿花事稀,友生要我宁重违。信脚一百五日出,扪心四十九年非。饧粥盘空家立壁,松楸地远涕沾衣。弟兄不见音书绝,植杖临流赋式微。
庭植何夭矫,苍皮余雨溜。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叔宝风流喜高简,非意相干以理遣。胜日一言能造微,众许冲情去人远。斑斑气韵见诸孙,秋水神清惊俗眼。追风逸骥自龙来,照夜灵珠须海产。
古有淳寂乡,君与陶阮到。每评伯伦颂,谓腾周公诰。山间童负儿,台下人拾帽。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辄清朝玉立班。八月星槎来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间。烦公政事文章手,开此江山父老颜。若到西湖应记取,明年此日看徵环。
昔来阳未复,倏觖今大壮。颇复怀兹游,山山日环乡。雪多春较涩,寒力花难王。晨兴起和羹,御风飒然往。
三界炎炎如火聚,搅扰劳生困蒸煮。邪见稠林蔽祖庭,孰为临济阴凉树。拄杖子,回避无门,全身荷负特立独行,危分险布。扫除枝不留踪,普覆大地人,彻骨清凉去。虽然如是,赵婆酤醋。
正月一,是新年。家家庆贺,处处喧阗。惟有拄杖子,不随时变。松根稳坐,石上安眠。蓦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木人听不足,瘦立绿萝烟。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迷时不见,在处烦恼。悟时无相,如日杲杲。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泥佛不度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金佛不度炉,人来访紫胡。牌中数箇字,清风何处无。木佛不度火,常思破灶堕。杖子忽击著,方知辜负我。
衰翁病起头初里,拄杖穿林探笋生。悄悄菰蒲看鸟上,疏疏杨柳见人行。一春长雨花全瘦,半日佳晴蝶便轻。小立绿阴青子下,稼华洗尽总幽情。
鹊立碧峰远,鸡啼清昼宽。青苔留客醉,白发借书看。方枕藤花软,一瓶丹井寒。此时无二事,藜杖共盘桓。
结束分朋相间错,立在殿庭还不弱。锦绣为袍供奉仪,流星电转争挥霍。文里乌巾皆一样,三春景色花荡颺。承平此事比应难,盛世欢娱情好尚。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新植苍筤竹,欣欣若感知。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
短桥横涧有粗庐,俨立苍髯六丈夫。长忆儿时弄泉石,谁令学宦走江湖。泠风试作琴三叠,凉月还须酒一壶。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