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温。永怀经年别,及此春日暄。幽閒谁与娱,依依映丘樊。计台二三友,才高工拨繁。
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鲁会一时归寂寞,吴吟千载发清雄。湖山照碧朦胧日,鞍马欺寒料峭风。春入花梢入易感,莫教房闼叹飞蓬。
寒芦万顷迷西东,夕阳上下江天红。炊烟几处袅轻碧,知是渔家收钓筒。老翁长须更广颡,路逢百钱挂藜杖。三杯酒罢月已高,短棹扁舟还独往。
登临巧处属僧家,随分生涯度岁华。莫待藤萝满山月,时来倚杖数昏鸦。
君侯气挟飞仙骨,插脑伏犀高崒屼。荣枯过眼海一沤,出处何心兔三窟。养生得趣喜按摩,子夜不眠频叱咄。枕中玉函妙以微,肘后金精恍兮惚。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
平居厌城郭,具舟泛清汝。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崖古。日华动中流,沙纹乱前渚。湍鸣达公桥,草绿襄王墓。
去年阳气骄,不雪尽冬序。今年未开腊,已见六花注。矜新忽微飘,争急遂横鹜。浩荡天地和,旷爽楼观曙。
月出高树枝,影动酒樽处。树深月色薄,稍以灯火助。主人喜我过,斟酌亦云屡。于时幸无累,所谈非近务。凉风自远生,清景澹吾虑。方朝西山秋,历览陪杖屦。
不同卖药入都市,又异执帚见相君。冠盖临门求上剂,公台解榻叩多闻。应思夜鹤侣蕙帐,却笑伯鸾家布裙。藜杖还寻紫霄顶,无心出处似山云。
地暖春才半,蹊深气已暄。风光何处好,雪浪此时翻。匀似金刀翦,装成玉杖繁。夭桃漫相压,吏部竟谁言。
著处篮舆得小停,偶寻奇诡对屏星。山南山北有幽啭,树底树头惟落英。两鬓已脱吾种种,三眠欲罢渠青青。招得故作疏钟晚,更约杖藜来细听。
淮山谁言鲺滞人,少雁求群正如许。先生掉头嗟奚为。要著行缠抱琴去世。径须折折楖栗杖,吾曹穷措有妙处。时时携钵过桥来,白头看打僧伽鼓。
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
君能千里来,乃作触热去。凉秋幸非遥,归计无已遽。向来文字间,讲论有平素。及兹共王事,益得君佳处。
重来能复几句余,临水登山又送渠。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眼有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疎。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朅来坐官府,颇觉此原违。
庐山佳处云英英,鹤归谁识丁佐卿。东林遗址倏兴废,未害诸老传清名。向来杖屦孰游历,猿鸟近人鸥不惊。乐天本原只兜率,思邈不忘听化城。
昔上金泉去,翁方玉局閒。橘中春响雹,壶里晓行山。迂叟空扶杖,坡仙不赐环。每思生处所,壮泪为公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