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精神玉雪眼点漆,总角两髦锦缠碧。郎君未出客已惊,隔窗读书鸾鹤声。松烟免颖小三昧,虿尾银钩略无对。锺王笔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龄。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初更月蚀缺半璧,三更北风雪平屋。夜寒置酒送归客,长歌燕雁灯前落。故园无书已十月,目极千里云水隔。客方有行乃未已,归且经予江上宅。
漆园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後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幽人往往泥出处,俗士不可与庄语。逍遥如何,一蛇一龙。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声名居乐府。荏苒其间十四年,朝作行云暮行雨。格夫气俊能动人,人能动之无几许。前岁适从江国来,时因醼席相微语。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世味久已谙,多恶竟少好。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人安己不休,众耻我独冒。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古人送行赠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画。自写阳关万里情,奉送安西从辟者。澄心古纸白如银,笔墨轻清意萧洒。短亭离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车马。
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读书既苦齿多豁,属文益觉心如蓬。
从来三仕及三已,总落道人坐定里。滑稽社中黄发将,讵与阿朔论辈行。平生芋魁曾未错,粱肉宁殊腐肠药。百年兀兀且饱睡,梦事有无浑不记。
桃源初传武陵谿,靖节作记人不疑。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与世真相违。尚不知汉况晋魏,子孙绵远无终期。正如三韩有秦语,传为神仙愈难知。
贾子好脩士,躬耕鹿岩阿。茂木俯青泉,幽处堪逶迤。有室净棐几,图史参前罗。独能取我语,标榜相巍峨。
庐山一滴水,彫尽诗人肠。道傍有湿泉,恝然如遗忘。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
出门厌氛嚣,归卧集万感。凭高一以眺,忽觉岷峨惨。岷发报山色千古同,非烟非雾愁渖濛。杜陵昔欢珠玉走,彼犹有幸天府供。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夷山入地山已库,微阴更在山之麓。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