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鹥。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顺水而行,云驰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大江南兮九华西,泛秋浦兮乱清溪。水渺渺兮山无蹊,路重复兮居者迷。烂青红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山无人兮云朝跻,霭蒙蒙兮渰凄凄。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矴,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
禀生值尧年,率性在庞厚。安巢一枝上,岂曰鹑居陋。颍波人洗耳,曾不污牛口。谅兹耕耒暇,凿饮隈林薮。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江头白苹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
平郊漫漫觉天低,况复寒云结惨凄。老子方惊飞蛱蝶,群儿已说聚狻猊。中宵鸢堕频摧木,彻旦鸡瘖重压栖。只待新晴梅坞去,青鞋未怯踏春泥。
饮酒不尽觞,观棋不竟局,索马踏街鼓,仰视月挂木。疾驰沿河堤,不记几坊曲。到家四邻寂,往往睡已熟。天香余袅袅,佛灯犹煜煜。
脱冠残发冷飕飀,北斗阑干河汉秋。木末有风栖鹊起,亭皋无月乱萤流。酒悭仅得时时醉,诗退难禁夜夜愁。欲睡不妨还小立,一声菱唱起沧州。
断垄围蔬圃,枯桑系钓查。经行桥独木,伫立路三叉。野卉栖孤蝶,平川起乱鸦榰筇无定处,兴尽即还家。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光茫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残暑初归肺病苏,胡床清夜集前除。风高木叶危将脱,月上天河淡欲无。鹊影绕枝栖未稳,荷盘擎露重相扶。凄然又起流年感,两鬓如蓬日夜枯。
河汉微茫月渐低,风声正在草堂西。莎根唧唧虫相吊,木末翻翻鹊未栖。屯甲近闻如积水,守关不假用丸泥。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
白发垂肩无二毛,胸中消尽少年豪。河倾月没夜将旦,木落草枯秋已高。窗下灯残候虫语,墙隅栖冷老鸡号。曲肱不复更成寐,起视寒空如断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