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朴斲敷菑皆用勤,况吾儒者务多闻。万书插架非关我,一卷入心方属君。为学从来无止法,立身宁只富多文。自怜习气今犹在,尚欲焚膏到夜分。
闲身惟向静中便,莫景侵寻绛县年。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观玄牝息绵绵。温柔乡裹谁能老,冷澹胜涯别有天。笑抚脚婆为法喜,漆园何必问经缘。
东风不借半分力,老树丝窠罥寒织。虚枝生白独也正,夜气归根吹以息。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居然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
偃盖着地卧,清瑶傍渠走。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黥口。湾澴合巨涧,横桥傍蒲柳。
有客谁为数击鲜,西风孤人雁声前。酒无多酌何如醒,诗不能奇莫浪传。秋色淡於人寂寂,桂花香得月娟娟。五经不到山翁腹,且听便便引老边。
江南之笋天下奇,春风匆匆催上篱。秦邮之薑肥胜肉,远莫致之长负腹。先生一缽同僧居,别有方法供斋蔬。山房扫地布豆粒,不烦勤荷烟中锄。
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囘。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海浪如山不著帆,任风吹去渺茫閒。谁知缘法有到处,少茂林泊处深山。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当年聚辇下,逐队尘蒙蒙。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为语当时仲长统,输君清旷自徜徉。
曹刘元易识,甘石况经云。五物时为帝,三辰岁有君。平生信严子,今日得扬云。两手分忠孝,往承华与勋
一庐含万象,古意在听琴。虽有种瓜事,却无锄草金。山幽驯野鹿,树老带巢禽。自得延生法,从渠事养心。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一千余里路,知为尔师行。晚峤踏云影,春江闻浪声。相逢知有约,又别似无情。莫话传衣事,北宗人恐争。
犹道人如归,归道不如如。道本无象法,无念契无为。
篱横地狭曲相裁,倦扫残花长绿苔。连榭似闻兼静雅,闲情暂欲洗尘埃。料将春色供家用,那有芳尊为客开。怪见门前少车马,多因只要相公来。
铨法如毛动见绳,通班岁许几人登。铜章未有路能脱,鹤发不无机可乘。长策报君簪祓忌,短檠忘本简编憎。相期循吏传中事,循吏传中无所称。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