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可慰摧颓仍健食,此生通脱屡酡颜。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好士余刘表,穷交忆灌夫。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
爱君东阁能延客,顾我闲官不计员。策杖频过如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莫将诗句惊摇落,渐喜樽罍省扑缘。待约月明池上宿,夜深同看水中天。
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刘为人短小。)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以为汝南故事云。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苍黄忧患中,邂逅遇於此。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
忆作南州客,归来东海滨。尚怀忧世志,忍说在家贫。老作山林计,梦随车马尘。郁孤台上月,无复照诗人。
正月复二月,百年如一年。世间人易老,天下事难全。生计麦十斛,传家诗几篇。眼前虽不足,心地自超然。
劳生百计不如闲,合把人间比梦间。天与老夫供享用,一楼风月两屏山。
江山阻且长,矫首乡关隔。空闺泣幼妇,憔悴失颜色。隐闵鹳鸣篇,寄彼西飞翼。剥封览情素,既喜复凄恻。
畴昔交游密,暌违岁月多。石屏今老矣,梅屋病如何。世路生荆棘,家山足薜萝。共寻深处隐,此计莫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