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老火西流,风露洗、银湾一色。还又近、半秋天气,月将成魄。玉燕来时清梦觉,书麟游处飞仙谪。问东南、一尉着斯人,如何得。
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橙黄橘绿又重九。有蓬壶仙子、赤鲤来游,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
唱古荼コ,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余寒犹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
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初肥。正短棹轻蓑,牵筒荇带,萦莼丝。依稀。岸红溯远,漾仙舟、误入武陵溪。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想见瑶池仙韵。对蟠桃、朱颜相映。
绿章封事步虚仙,来自东皇太乙边。满袖明珠出光怪,又随溪月上归船。
唱古荼,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馀寒犹妒。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
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风炎暑。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
童顶云衣野兴浓,清斋淡话有何穷。春归檐幕千家雨,月满楼台一笛风。
黄金匀揉万英开,步绕清芬过砌台。一笑欣然超鼻观,知公曾到月中来。
巍然水贡见楼台,人指安昌邑壮哉。般若山头当户外,吴航渡口瞰江回。湖平文鷁浮空远,月满星槎泛海来。投辖不因勤粤主,为怜烟霭共徘徊。
台山卜隐十余秋,曾伴仙翁处处游。瀑布长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楼。云堆华顶寻飚驭,月满灵豀狎海鸥。此地重归别得路,赤城玉府透瀛洲。
日落片时许,星才数点明。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向晚垂垂雨,通霄得得晴。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
红雨未随风,白雪忽满枝。秪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
随牒江湖四十年,寄名台阁两三番。全家廪食皆天赐,晚岁祠官是地仙。匹似分司转闲散,也无拜表及寒温。明朝更省毛锥力,十字名衔尚请钱。
春陵光霁落苍苔,葛水神仙立翠槐。万里云霞麒骥路,三年风月凤凰台。兴同老子复不浅,歌曰先生归去来。庾岭梅花开渐遍,一枝就与寄蓬莱。
晴春六十日,不与酒杯亲。吏事岂无闲,风雨复兼旬。始作南城游,时物固已陈。扫不见桃李,浓绿迷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