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深夜见明月,渐低西南隅。光华射虚檐,照我床头书。开函见细字,历历如贯珠。老眼未能读,惆怅坐庭除。风生梧叶鸣,光景殊萧疏。昨方入秋序,清凉便有余。
巫峡山,西来昂伏知几变。扶舆转磅礴,浑沌开生面。中擘行悬流,晴碧天一线。石根浪文摺,龛窦相贯穿。
皇都三月春正深,东风酿暖淑气侵。曙光溟蒙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野色垂垂十余里,草绿柔茵低迤逦。半空落絮湿未扬,百丈游丝寒不起。
水色本明照,况此静以深。泓澄几千顷,流汞凝玄阴。空光碧天合,倒景青山沉。默鉴不遗物,至虚宁受侵。愿言寄潜玩,湛然契明心。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登临不惮劳,?孛踤转山谷。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翠微一磬幽,霁月寥天静。叶落霜渐寒,秋高夜弥永。不寐若有怀,啼鼯下松岭。
春风转蕙披兰,高台曲榭中连。经堂入奥张筵,秦筝赵瑟俱前。鸣弦度曲双妍,轻奉纨袖衽。宛若游龙翔鸾,翠盘金爵阑干。
伽黎分付参玄人,水边林下颐天真。须就松间结茅屋,竟无闲事劳精神。碧草苍苔净如洗,却教何处飞红尘。占得白云万余亩,山猿野鸟来相亲。
泛舟入西山,炎景照南陆。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往时惠崇昼芦雁,对之如在江湖游。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丝绠。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荇。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冏冏。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骚坛逸响何寥寥,作者逝矣谁能招。诜然七子美风度,乃有遗像图生绡。衣冠半带晋秀气,人物绝是唐中朝。想当朝事得休暇,拟采野景归风谣。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
景色来西徼,萧条信远方。水分羌部落,山绝汉封疆。几处青稞熟,深忧白雨伤。荒城谁为守,十室九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