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春入江梅破晚寒。冻枝惊鹊语声乾。离愁满抱人谁问,病耳初闻心也宽。风细细,露珊珊。可堪驿使道漫漫。斜梢待得人来後,簪向乌云仔细看。
兹城实佳丽,上与浮云齐。加望川之阴,津途去不迷。一旦起楼高百尺,城高跨楼满金碧。朱门峨临九衢,一片彩霞迎晓日。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吾庐在南溪,溪北北山半。山空谁肯邻,影静鹤为伴。万松当篱落,千岩上几案。花草岂厌多,不多亦堪翫。
水落沙滩倍有情,漩来漩去不成行。暗丛飞下小瀑布,栏住溪声独作声。
高林晚叶渐疏明,雨过长安万屋青。为问西风来几日,夕阳宫殿亦秋声。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透真画图。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钦天门外警场开,画角千枝叠鼓催。今日淮边孤垒畔,晚风时送数声来。
夜雨倾盆捣瓦沟,檐声汹涌碎江流。安眠一枕西窗晓,饱饭十分南亩秋。老火熏天已无迹,频年赤地更谁忧。起来喜拨床头甕,却待今宵月满楼。
一闻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政术平生欠讲明,赖公关决可蒙成。食新虽有丰登望,阖郡宁无叹息声。因为赛神携一榼,暂能择胜驻双旌。归来依旧尘劳在,不尽消遥物外情。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
晚参旌骑劝农回,赏遍郊原锦绣堆。掠面快风吹酒去,逼人疏雨送诗来。鸣鸠乳燕数声好,艳粉夭桃一笑开。欲遣巴词侑杯酌,千钟万斝未容陪。
官居无处寄幽栖,洞户深沉坐最宜。静拨炉薰挹香气,问论画壁数花枝。虫鸣颇似雁来后,果熟还如莺老时。吹彻角声巫峡晚,片云催雨更催诗。
偶植忘形友,田间步晚清。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