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骚坛逸响何寥寥,作者逝矣谁能招。诜然七子美风度,乃有遗像图生绡。衣冠半带晋秀气,人物绝是唐中朝。想当朝事得休暇,拟采野景归风谣。
久为南亩客,况此北窗时。翻笑陶元亮,应多归去辞。凉风昨夜起,残雨夕阳移。坐卧身无事,茫然生远思。
南山有虎不避贤,君乃以手摩其颠。北山有鸟文彩鲜,君之毛羽何翩翩。昔人曾忌直如弦,况有高才朝士前。时若怜才更容直,请子横飞上九天。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秦时曾照玉龙堆,汉世常穿金凤阙。凤阙清辉映画楼,风生洲渚锦帆秋。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东回逐月流。
辋川给事才且奇,自我相亲童冠时。高谈甚爱风雨夕,世上闲愁都不知。几回共酌东轩里,正值萧萧满人耳。当窗涤笔写《黄庭》,凉声散落鹅池水。
高堂谁画青松障,越柏下笔开殊状。小枝交错铁不如,大枝森竦剑相向。笔驱元气天为泣,龙擘海水神俱王。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
龙忌殊乡国,鸡栖感岁时。云天沈旅况,风日倍离思。杏雨春城暗,兰烟晚径迟。搴芳欲有赠,淹蹇意空持。
昨日偶闻讣,偏令老况哀。肯堂寻旧指,寿穴用先裁。竹径风时扫,柴门月自来。往还二十载,只似梦初回。
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荒林倦鸟归,乱水行人渡。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剥霜风卧青草。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临川葛生朴且文,负檐有力能辛勤。家贫妻死母又老,短窗挟策长云云。忽思句读送日月,曷若江湖劳骨筋。高碑大碣处处有,篆楷草行兼八分。
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
东邻昨夜飞红雨,落花如霰随风举。千丛缀绮谢繁枝,九陌垂青隐芳树。忆昨芳妍乍放时,含娟凝艳骋容姿。盈盈绛帻承曦暖,烨烨瑶英泛露滋。
母年三十失所天,形容憔悴心烦冤。怀中之儿仅一岁,忍死不得趋黄泉。眼中有泪不敢哭,辟纑买书教儿读。儿今老大五十余,阿父声名可相续。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抱璧置泥涂,皎然质不泯。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芬。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十七妇道成,十八为君妻。
的烁梅花嫩柳枝,午妆人倚翠楼时。苏州更比扬州好,况有才郎胜牧之。
雷州太守东吴客,儒术传家尚清白。金花束带红锦袍,玉骨巉巉眼双碧。读书昔在苕溪阳,十年不出芙蓉庄。娱亲堂上宴春色,银丝作鲙冰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