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风暖池塘得意春,水芹烟草一回新。傍花掠羽差差影,冲雨归巢煦煦亲。眼底兴衰王谢宅,楼中思怨绮罗人。闲追往事如相话,只有侬家似旧贫。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悬知骨法清如计,传得仙人服玉方。
昨宵约有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梧桐叶凋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水。金杯泻酒艳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金波谈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凿破混沌作两间,
飞楼轶浮埃,迥绕三峰翠。楼中十二曲栏干,下瞰苍苍但鳞次。七闽重镇旧繁华,九陌三衢十万家。连营国步军容盛,法宇仙台鸟道斜。
苦忆仙人萼绿华,乞身遥入太清家。向来写恨余红叶,此去行踪有碧霞。学道晚依新药灶,洗妆朝弃旧菱花。玉笙不作昭阳调,缑岭闲吹月影斜。¤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搆得数檐椽,閒身与静便。半帘花影碎,一树鸟声圆。吟苦瘦於旧,春寒多似前。闭门无客过,心事付琴过。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千里江头访故人,事虽论旧道弥新。县知一味忧勤意,要活九州穷困民。秋月洞明波底影,祥风潜有雪中春。荒山僻峰雪深处,无惜遄驱六辔均。
平生足迹穷遐陬,一麾更守湖湘州。西接悬崖五溪曲,南望渺极苍梧愁。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千里脉络兹要会,意趣端与江山投。
万影奔朝市,归山见一人。青云莫相附,白云不生尘。暖日眠松石,凉风岸葛巾。依然旧原宪,猿鹤伴清贫。
行人指新守,云此旧宫城。坐殿衣朝帝,开山何处僧。日边行塔影,天外送钟声。王气元无了,何消凿秣陵。
终日无人到,隔林惟鸟啼。雀舌收先雨,猫头掘带泥。因听敲竹雨,四壁半生苔。飘风惊日月,落叶满乾坤。
呼船渡西嚷,策马行东屯。犹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门。林深多鸟雀,山对有猱猿。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梁州邻左右洋川,气候融融别是天。地僻过冬稀见雁,箐深初夏已闻蝉。乡风与蜀微相似,驿路见秦旧接连。骆谷转山围境内,汉江奔浪绕城边。
东园吟思玉蟾清,园客开门古意生。冰砚云灯深洞宇,春花秋草旧宫城。人藏密树寻声见,鹭下寒池照影惊。三十分司泉石主,马蹄尘外得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