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田园与在晚春头,且说田蚕两事休。榆夹雨酣新水滑,楝花风软薄寒收。青枫蛾子摧桑月,绿轹鹂鹒报麦秋。但顾花村无吠犬,时呼薄酒背眠牛。
胡马出幽燕,风尘起北陬。天兵偶不利,王气黯然收。六龙守沙漠,谁复为报仇。耿耿孤臣衷,长怀麦秀忧。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莫愁尘土压天飞,六月栽田未是迟。待得麦麻收拾后,通宵好雨定知时。
园林深处绿成堆,更著松阴一径苔。烟欲过墙风约转,水将争港石冲回。断云收雨鸠呼妇,嫩麦盈堤雉应媒。独有残红春不管,等閒飞入酒卮来。
四月人家麦政收,连绵阴雨不能休。沿溪处处生深草。饱杀南泉水牯牛。
楚泽凄凉笑屈原,行吟如在浣花川。风回别墅闻桐角,烟冷荒郊挂纸钱。麰麦正香田舍乐,茅柴初熟酒家连。锦囊收拾归来晚,踏月闲敲款段鞭。
输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檐有时随宿鸟。
大麦半枯自浮沉,小麦刺水铺绿针。山边老农望麦熟,出门见水放声哭。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只今米价贵如玉,併日举家才食粥。小儿索饭蕳前啼,大儿虽瘦把锄犁。晴时和麦耕荒陇,正好下秧无稻种。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征衫多闪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日永蚕收簇,风高麦上场。朝来藉田令,菰黍献时芳。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宿缘在江海,世网如予何。西来庾公尘,已濯长淮波。十年淮海人,初见一麦禾。但欣争讼少,未觉舟车多。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耡耰。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