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伊昔岂无水,巨浸连天白。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
雨润莘野犁,水给汉阴瓮。一为大烹鼎,玉食此焉供。一如朽木偶,肯受关索弄。显晦势则然,达观等一梦。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时时醇酒饮些些,颐养天和以代茶。无雨将成大凶岁,负城非有好生涯。身居畎亩须忧国,事委男儿尚恤家。人间老来何长进,鉴中添得鬓边华。
近代东南守,何人与古同。唯公临婺女,变俗似文翁。流化陶编户,延儒萃泮宫。栖粮农亩溢,鞠草讼囹空。
我官于房,庸谂房民。是腹枵然,惟贮一真。服事告工,以成以因。雄也言之,参天以人。
一代司马公,山立皋稷后。声名竦华夷,所乐在五亩。著书不止陵左班,措世治平嘉佑间。不欺之学谁与嗣,元城逸驾君独攀。
君不见昔日泰山孙先生,蹭蹬穷途道未行。读书有志破万卷,置锥无地可躬耕。高堂亲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长营营。睢阳客舍一再过,牢落谁人如姓名。
四月五月淫涝积,噬啮丘垤吞原隰。匪惟为沼荡为陂,万顷秧云泯无迹。攒雅联尾空飞翻,化鳌为城难障塞。五湖三泖俗贯通,当接重江势洄潏。
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恭惟天佑宋,奕叶际明良。积德由文武,生贤迈汉唐。粤稽资殿老,降自皛山阳。崧极申函粹,东维传启祥。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咋为乱阶,以启圣人。皇帝嗣位,其仁如春。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