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静夜在能寐。耳听众禽鸣。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命薄,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浇水桃花共结庵。
妖星隳地芒角赤,龙剑悲吼风萧瑟。中原王气挽不回,将军一死鸿毛掷。秦空小儿真戏剧,播弄造化摇枢极。指雌为亲忠且逆,双手上遮天眼碧。
泉台寂寂夜漫漫,永隔音容想像难。遣嘱倩人传诀别,相思托梦接悲欢。花滋愤泪河阳县,水吓游魂黯淡滩。敢问皇天容诉恨,独排阊阖五云端。¤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智巧役一世,往往悲古愚。触蛮荣利场,白日事浮虚。情流失固有,意骛希本无。相与龙断登,独不捷径趋。是非遂倒植,大道归糊涂。发愤中夜思,犹有未亡书。
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左凶右炎}豪。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驱先老尩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