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颇欲得之。试思索,始记四篇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
秋水遥岑。妆淡情深。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小楼朱阁沈沈。一笑千金。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桃心。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雪满貂裘,风摇金辔,笑看锦带吴钩。照人青鬓,年少定封侯。此去马蹄何处,山万叠、济水南州。君知否,卢郎未老,曾是恣狂游。
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
何者?夫崔之才华婉美,词彩艳丽,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如其都愉淫冶之态,则不可得而见。及观其文,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虽丹青摹写其形状,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仆尝采摭其意,撰成鼓子词十一章,示余友何东白先生。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无花空绕枝。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帘烘泪雨干,酒压愁城破。冰壶防饮渴,培残火。朱消粉退,绝胜新梳里。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犹要同卧。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淮叶缤纷,江烟浓淡,别尊同倒寒晖。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
红晕香腮粉未匀。梳妆闲淡稳精神。谁知碧嶂清溪畔,也有姚家一朵春。眉黛浅,为谁颦。莫将心事付朝云。坐中有客肠应断,忘了酴醿架下人。
情缠识缚,叹时人不悟,酒中真乐。纵欲招愆,迷心失行,却道为他狂药。须信醉舞狂歌,也有良知真觉。无倚泊。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枫落吴江,扁舟摇荡,暮山斜照催晴。此心长在,秋水共澄明。底事经年易判,惊遗恨、悄悄难平。临风处,佳人万里,霜笛与谁横。
梦里江南浑不记,只君幽户难忘。夜来急雪绕东堂。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会须雄笔卷苍茫。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贬所,见人物风景之美,夜久方归,恍然莫知为何所。酒醒,作此词以记之武陵西上沅陵渡。扁舟忘了来时路。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山簇暮寒凄紧。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想闺中、锦换新翻晕。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