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不因闻见得心传,此理於吾甚晓然。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向也於公隔一重,寻思常在梦魂中。如今已是心相识,尔自西行我自东。
箾韶深寓舜之心,夫子闻之感亦深。三月遂忘於肉味,谁知千古遇知音。
读易工夫恨不深,晚年方见圣人心。如何五十云无过,盖欲从初学到今。
射宿有心阴中物,钓纲终是不无心。固知夫子应无此,书此方知意亦深。
仁在吾心一念间,苟差一念隔千山。故知冈克分狂圣,已见前贤露一斑。
子心俯仰一无欺,由也升堂尚不知。疾病如何犹请祷,孰分上下与神只。
担板人多见一边,圣心思虑甚周旋。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观之无间然。
吾於万理已无疑,何必容心更去推。自此有无皆不立,有知翻以累无知。
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
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於此不投时。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
公山召子犹将往,阳货如何却矙亡。料得用心须有异,圣人去就不寻常。
公山阳货本同谋,夫子如何较去留。须信人心有真伪,故将直笔记春秋。
於兵於食皆云去,当使斯民信独存。不尔此心先已丧,虽云兵食更休论。
参闻吾道无心语,只在当时一唯间。多学反嗟疑子贡,望云犹隔数重关。
要之恐惧常修省,乃是吾心所必然。君子如云止三畏,又何终日却乾乾。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嫌忌萧朱末,盈虚田窦间。言虽甘若醴,心定险于山。覆辙何能救,颓波遂不还。居然孝标论,抵几若为删。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