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骑鲸法漫谪臞,一世龙门只汉儒。天下文章从古有,人间勋业即今无。鹤山往事心存蜀,象澦新功力蔽吴。留取道宗辽外策,共为炎宋巩皇图。
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罗浮古洞天,花木丽春晓。仙人住其间,鸾鹄飞矫矫。尚有苍生心,一念百忧绕。日与诸贤游,仙人如此少。
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慈悲清静亦频观。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长全五脏得康年。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张绵被重重。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城中谁道有花村,吟出园门醉入门。共笑老人骑老马,病身俱瘦壮心存。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二友东归我独存,欲言心事恐消魂。片帆明日知何处,一路青山看到门。别后寄书期再见,静中开卷忆同论。自怜不得相随去,梅雨萧萧海气昏。
圣皇钦翼孝心存,宫合深沉母道尊。初庆新阳生嶰律,又闻清跸过尧门。
世道从来久,襟期我辈知。踌躇遂初赋,叹息考槃诗。歌断尊长破,心存喜未衰。江湖秋叶外,千里更愁思。
空室寄空山,柴门不用关。虚心观梦幻,尘世独清闲。旧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悭。萧条赍粥外,身世有无间。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