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藏莺院静,浮鸭池荒。绿阴不减红芳。高卧虚堂。南风时送微凉。
急雪穿帘绕蜡灯,梅花微笑古铜瓶。朔风恶剧惊人杀,吹倒琉璃六曲屏。
哦诗口角恰微鸣,唤得风从月胁生。端为先生醒醉耳,绕山搜出万松声。
秋云卷尽秋天清,东皋萧条鸡犬声。黄叶吟风声不平,芙蕖半落更有情。归来僮饥羸马疲,城头树暗乌欲栖。谁家朱楼人夜宿,微红一点帘间烛。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翏翏遍坳洼洼,岂独缘崔嵬。
杖履飘然不整巾。缘何问得梵王城。淡烟翠湿千螺皱,微日烟消一纸轻。隔山乌语如人语,触处风声若水声。见说一犁今已足,笑歌蓬首饷天耕。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群居厌嚣烦,兀坐怅离索。动静两何心,求端徯先觉。张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诺。重以临邛客,雍客出莲幕。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阑人静曲屏深,惜宝瑟、轻轻招手。一阵白苹风,故灭烛、教相就。
韶华惊晼晚,青春老、倦客惜年芳。庭樾荫浓,半藏莺语,畹兰花减,时有蜂忙。粉墙低,嫩岚滋翠葆,零露湿残妆。风暖昼长,柳绵吹尽,淡烟微雨,梅子初黄。
夜久烛花暗,仙翁醉、丰颊缕红霞。正三行钿袖,一声金缕,卷茵停舞,侧火分茶。笑盈盈,溅汤温翠_,折印启缃纱。玉笋缓摇,云头初起,竹龙停战,雨脚微斜。
小楼春映远山横。绿遍高城。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数声弦管忍重听。犹带微酲。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
一帆江上暮潮平。骑鹤过瑶京。湘波山色青天外,红香荡、玉佩东丁。西圃仍圆夜月,南风微弄秋声。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掠面微风吹宿醒,送春空有不胜情。风烟老尽王孙草,时听桑间小妇声。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人间仰视空浩浩,远孙白发尘中老。初见姬翁礼乐新,千九百年如电扫。
风雪横街不能出,闭户垂帷养衰疾。黄昏卧听打窗声,聊挽清寒入诗律。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石鼎闲烹似爪茶,霜皱旋破如拳栗。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