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今年夏雨水,浙右岁事失。五月客杭城,市民几不粒。逮乎书云间,稍稍喜晴色。转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
独向水亭坐,未闻诗友来。入城还偶遇,下马与同回。各已泥双屦,终难致一杯。菰蒲偃微雨,忽见野莲开。
愚鲁何妨与俗违,夷途方始识心归。源源自是渊泉出,杲杲宁关庭燎辉。莫向天涯寻墨客,须知海内有公非。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语翠微。
声迹周行旧,人门汉相延。谢宗康乐在,阮侄仲容贤。文献群公侧,风流晚辈先。天资超珏,心量极澄渊。
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
知稼堂中一味闲,卷帘终日卧看山。虽无微禄供贫病,幸有新诗伴往还。
夜雨朝晴,东风微冷。雕梁燕子闲相并。后园次第数芳菲,千香百艳年年定。步险楼高,人赊途迥。烟芜冉冉斜阳暝。红笺写尽寄无因,想伊不信人成病。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罢稏香。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萍水相逢无定居。同在他乡,又问征途。离歌声里客心孤。花尽园林,水满江湖。烟树微茫带岸蒲。何处长沙,何处洪都。要知安稳到家无。千里征鸿,一纸来书。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形役奚悲,途迷未远,今是还知悟昨非。舟轻扬,问征夫前路,晨色熹微。
兰亭当日事。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贤毕至。湍急清流相映带,旁引流觞曲水。但畅叙、幽情而已。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法吏了繁剧,儒生擅文墨。世多兼两长,远到须器识。昔在晋魂公,曾此趋幕职。一逢龚庄敏,期以柱天极。
林邑回观山霭微,短亭杨柳弄晴晖。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
南溪约幽寻,西岭极遐观。初阳色朦胧,残雪光汗漫。相望楼殿间,宛在云霄半。泉声减琤淙,山势欲飞竄。
断矶江上碧嶙峋,漠漠芦花转岸濒。舟小风微犹胜马,山高石立宛如人。羡渠钓艇沧波阔,老我征途白发新。寂寞蛾眉在天际,远烟青处晚双颦。
玄途不涉透离微,道合平常发上机。无影树头春色晓,金鸡啼在不萌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