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不疑赋长篇,发自燕这南。痛伤江与梅,继踵良人歼。
巍然垂象隐精思,著述丹书与世违。真得紫文无上道,业成遗迹是题诗。
自我河桥来,清话殊未已。亟言阅通畴,晨驾遂遵彼。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草草始辞家,匆匆渡河水。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滉白新牋卷線稜,刮青纤竹缠红藤。可怜子夜书帷下,一片圆光得未曾。
安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何如。春秋礼乐能遗则,父子君臣可废乎。浩浩羲轩开闢后,巍巍尧舜协和初。炎炎汤武干戈外,恟恟桓文弓剑馀。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观君眉宇秀,想见岷峨山。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飞下云閒玉箸书,忽如梦觉揖梅癯。古来髓脉今谁识,称得山中老饿夫。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靦最良。
容斋先生楚楼北,案上文书似山积。夜来醉卧不知晓,骊龙翻空作戏剧。巽二颠狂助叫号,吹下银河八千尺。阿香寤起推云车,铁鼓金轮吼空壁。
南邻博士只破帏,春来数日分春衣。东风陌上催蒙茀,不许看花缓缓归。那此此理未可诉,破费书厨走长路。静思我咎安致然,杳杳人情无问处。
平生但玩鲁公碑,今日身亲到翠微。一径穹窿腾石栈,万松森立护云扉。真人得道书丹籍,福地遗踪付羽衣。暂得清幽清俗虑,不堪斜日便催归。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
自古才难得,斯人又早亡。青蝇频去国。白首叹为郎。不睹遗书奏,徒怀挂剑伤。楚魂招不得,南斗夜无光。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东南挥翰落几郡,在处巨迹刊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