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我来丹丘乘贰车,送客往往万里余。盛山使君别寖久,汉中郡丞新寄书。公指四明喜邻境,典午何知成画饼。扬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扪萝历栈上层峰,寖觉芒鞋踏半空。七窍几时开浑沌,八窗无处不玲珑。已欣古洞容身过,直恐丹丘有路通。俯视人间懒归去,拂衣径欲御天风。
东阁官梅已退妆,远村沙柳发新黄。遥知归去西江路,定有飞花触地香。
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
频岁崎岖道路劳,江山妙处属吾曹。欲将一笼盛归去,安得并州快剪刀。
泪垢悲啼失母雏,可思营室共衔芜。未能因事赋归去,尚此折腰成走趋。岂谓微官堪顾藉,不难征路指虚无。重轻得丧吾知矣,莫待孔宾闻夜呼。
故国归无路,深居懒问津。莫嗟今岁病,还守去年贫。御冷休嫌絮,开怀但饮醇。东风到梅柳,枯木自逢春。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忽欲逃尘纲,遥登选佛场。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秋风乘兴下三山,不惮驰驱涉险艰。别酒醉来仍更酌,征鞍发去且须攀。身安岂畏路千里,道在元知命两间。从此莫教情断绝,尺书频寄塞鸿还。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习。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驱车松柏阴,关户见日淡。
看他南亩十分收,归去来兮事尚悠。梦里便寻青栎社,生来几过白苹洲。向前七袠无多岁,更后三朝即半秋。如电如阴如幻境,还知生熟路头不。
秋崖何尝与人绝,渠自胸中欠风月。齐云落星吾所无,草木深幽终是别。桂花正开山气清,人间无路争峥嵘。虚皇借与广寒住,夜半拟进秋风行。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玉壶潇洒澄风露,一派银河卷轻素。九秋此夜恰平分,冰轮碾上青霄路。绕枝散乱惊飞鹊,捣药分明见灵兔。荻花冷浸一汀水,桂子香飘半天雾。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白石巧於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天地本不恶,凤翅乃尔折。材大用则小,人巧已则拙。
前山风雨暗,欲云路还迷。烛影照行李,钟声催晓鸡。年光销旅况,秋气入征蹄。如此困行役,何时归去兮。
玉涧双盘略彴过,对人扪虱坐鸡窠。煮茶与客早归去,落日前山路更多。
世路羊肠姑已之,扁舟我欲问冰夷。只因吏部酷好酒,岂是鸡林要售诗。万事不如潮有信,寸心唯赖月相知。斜风细雨休归去,此政老翁沉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