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士寒饿,古犹今。向来亦有子桑琴,倚楹啸歌非寓淫。伯牙山高水深深,万世二垄一知音。阎君七弦抱幽独,晁子为之梁父吟。
霜霏碧瓦尚生烟,日泛彤庭已集仙。霭霭四门多吉士,熙熙万国屡丰年。高秋爽气明宫殿,元佑和声入管弦。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笙磬分均上下堂,(旧说堂上之乐,皆受笙均;堂下之乐,皆受磬均。)游鱼舞兽自奔忙。朱弦初识孤桐韵,(旧乐金石声高而丝声微,今乐金石与丝声皆著。)玉琯犹闻秬黍香。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菹叶凉。
点滴行云覆苑墙,飘萧微影度回塘。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韭叶凉。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无韵湿疏黄。萤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风玉漏长。
莲勺移家近七迁,鲁儒章句世相传。关中沃壤通泾渭,堂上繁声逐管弦。身服儒衣同繁义,日将卮酒对彭宣。高坟丈五阳陵外,千古朱云气凛然。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扰扰复翻翻,黄昏扬冷烟。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夜雨挟西风,摵摵撼庭树。浮生堪几秋,青鬓忽已素。铅刀刲九牛,策蹇望长路。所操莽无奇,自好徒自误。改弦调新声,履道易故步。收功在桑榆,其敢怨迟莫。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好风入修篁,槁叶舞而堕。断续一蛩吟,高下双蝶过。冻樾午阴圆,静极成痴坐。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蒲团软易暖,因来百骸惰。四傍无人声,谁惊短梦破。
拂我膝上琴,当客清风襟。我琴无轸弦不和,愿借之子调其音。美人一笑千黄金,弹作江岸花木深。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琴声一叠一叹息,江花江草无终极。
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灯市蚤投琼,酒垆先叠鼓。价喜膏油贱,祥占雨雪晴。篔簹仙子洞,菡萏化人城。
越绝山川远相属,万壑千岩抱青绿。卧龙一峰称是奇,遶趾清漪如带束。镜水春生鶂尾衔,稽山日暮猿声续。三休上与蓬莱接,登眺使人遗宠辱。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翻树啼鸦声未彻。雨声惊落叶。宝蜡成行嫌热。玉腕藕花谁雪。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