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
墙阴竹蒙密,板筑念相妨。欲补园东缺,欣乘雨後凉。三年生笋遍,一径引风长。但恐翁弥老,筇枝懒复将。
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讲义金华久,斋心玉食鲜。秋成通四海,廪实到穷边。
心似寒灰不复然,寻常谈论即弥天。门临颍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几世传。儒士谁同翻贝叶,都人长见施金钱。翰林诗版分明在,曾与吾家有旧缘。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吟成南国碧云句,读徧西方贝叶书。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寝邱遗业废多年,衣裓空藏命说篇。北阙上书陈祖德,上林结社会时贤。风尘不肯留京邑,龙象重归启梵筵。闻有道安虽未识,定应谈论已弥天。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紫帽山颠秋色高,刺桐城头风怒号。乾坤冲融忽异态,千里和气生旌旄。昂星之精来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际。骨相诞锺嵩岳灵,风流不泯磻溪裔。
君不见咸阳之原,泾渭之间。灵苗丛生绿芊绵,春风莽莽胶晴烟。天马嚼齕黄金涎,渴喷清流香浮川。年深骏足宵腾迈,目有神光破昏昧。
我识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绝飞寸心。素书每逢双鲤得,云路欲倚长梯寻。翰林昔参建炎政,想见中兴人物盛。方圆龃龉不足论,角巾雅有江湖兴。
君不见郑虔学书晚弥笃,岁收柿叶贮三屋。兴来寝食两俱忘,但觉毛公老而秃。又不见梓人造车度群木,木中无火柿所独。旧言盖轸象乾坤,须信斡旋归一轴。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思美人兮西华山,我欲往兮如天难。上通帝座二气之呼吸,下冲龙门百折之昆仑源。秦关桃林之寒贔屭于其左兮,右抱万顷白玉所产之蓝田。金天太白实主宰,井鬼上应精灵躔。
神鳌载弁青浮红,水晶宫阙神人宫。金铺雕础固且崇,参差珠阁当天中。仰瞻倍扆天人容,天威只赤下地通。白云之乡帝乘龙,翩然大荒灵下降。
九凤山阳漂渎阴,十年曾记此登临。仙人一去橘破斗,小山重招花作金。勺水研池圆洗胆,老蕉书叶倒抽心。瞿昙像现雪生壁,木客诗成风满林。
八政首食货,钱币通有无。国朝币用楮,流行比金珠。至今垂百年,转布弥寰区。此物岂足贵,实由威令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