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并舍频过亦几曾,却因送客得同行。风船送水四十里,雪屋吹灯三二更。老去病身禁底苦,向来危官若为情。天台香火侬当觅,且伴先生学养生。
春来真底好,此辈政纵横。身作泥中计,声从雨後增。北人餐未惯,南食限犹生。灰洒知虚实,於渠似可行。
只道今春不肯晴,已晴谁遣不郊行。忍违花底提壶语,不虑屋头鸠妇鸣。
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身行岛北新春後,眼到天南最尽头。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小泊楼船铁瓮城,勿勿又作绝江行。看他蜡烛几回剪,听尽鸡声不肯明。水底霜寒还十倍,夜来月上恰三更。篙师好语君知否,江面侵晨镜样平。
波缓沤迟似让行,忽然赴岳怒还生。东归到底谁先後?何用争流作许声。
春雨未多河未涨,闸官惜水如金样。聚船久住下河湾,等待船齐不教放。忽然三板两板开,惊雷一声飞雪堆。众船遏水水不去,船底怒涛跳出来。下河半篙水欲满,上河两平势差缓。一行二十四楼船,相随过闸如鱼贯。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帆风。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
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新。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日以秋还短,涂缘热故长。也知茅店小,柰此竹风凉。更远终然到,而吾有底忙。欲行犹小驻,咫尺便他卿。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与寒芦。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
睡起衣襟乱,头巾百摺痕。帆端风色紧,船底水声喧。胥口冤余浪,严滩钓处村。因行还访古,故老莫能言。
船底吴侬尚宴眠,一船炊饭数船烟。行人各自东西岸,抵死回头看两边。
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於溪。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
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
问路无多子,驱车半日间。行穿崖石古,蹈破藓花斑。绿语莺边柳,青眼水底山。人家岂无地,争住小溪湾?
千重溪水万重山,半月深行井底天。井外还来天大在,江心一眼四无边。
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後顾。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