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忆昔与郡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
陈雷箭去不遗镞,后世人情手翻覆。我生二十少知己,更觉恩怨生骨肉。尘沙踪迹窘吴越,波浪奔驰走巴蜀。痴年自长习艺能,如兔之角碍人目。
西山无物与泉氏,底使民如父母亲。凡日用间无不名,满胸子里尽吾仁。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陶令束带督邮读,归来高兴潜有激。昌黎县斋饱读书,自谓此日足可惜。二贤诗留天地间,千载宝之为双璧。当官不妨文字乐,似此人物不时出。
南华眇夸灵椿树,八千为秋八千春。要是循名须责实,人生三万六千日。世间修短皆自然,造化到底难为言。一十二万九千岁,更加五百乾之兑。
水光山色尽兜收,老子穿林兴尚悠。眼底有诗皆锦野,心头无事即瀛洲。鷃鸠岂较物和我,蟪蛄何知春与秋。所谓人生行乐耳,如斯逝者可追不。
岁晏谢纷务,掩关慕幽居。於道良未亲,养真卿自娱。孰谓双彦来,南征千里余。忻然肯相过,修贽期读居。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浪何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於泥沙之里。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物情感我千线鬓,时事萦人一片心。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古木苍藤正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已老始知书作崇,不才宁与命为仇。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月於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
鼠辈真成误,吾塘底用穿。近兰贫有藁,旧物冷无毡。辇路沈秋柝,干掫老禁壖。故应萑苇外。薄暮不堪船。
山溪斗折更蛇行,逗密穿幽见物情。蜜为地花粮道绝,蚊知有雨阵图成。饮风吸露蝉尸解,耸壑凌霄鹤骨轻。鸜鹆能为祖仁舞,狎鸥欲与海翁盟。
羽族竞繁声,仓庚尤善鸣。喧啾百喙忽奏雅。尽洗盈耳筝竽音。芬菲芳事毕,木芍药晚出。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锦制丈高底怕伤,手挥烦势坐清凉。豁闻心上平明镜,看破人间戏散场。县里方将客醉白,台端只怕趣催黄。梅花本是酸寒物,终累他年铁石肠。
天敕龙瓢到底倾,阿香飞驾会苍冥。风霆震叠四溟立,宇宙清凉万物醒。行蚁知几先畏湿,升蜗向上漫遗腥。平生霖雨苍生志,对景空怀海上亭。
儿造从来自不情,百千万变底人惊。人生水上浮沤影,物论风前乱叶声。自笑醉吟空赘传,谁知橘隐竟无名。况今衰老知何用,惟有关门答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