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仲尼作六经,中遭秦火厄。毕竟不可磨,尊道而贵德。
黑白未分时,几人知北著。一著只这是,为子说崖略。
忘机海上游,鸥鸟下为侣。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
法法本来空,无垢亦无净。直向异类行,何曾失正性。
漏泄春光处,山寒已放梅。痴儿元不识,须待百花开。
相逢无间隔,万里一天风。与子元同姓,何劳问祖翁。
辩嗟孟轲劳,清笑伯夷隘。秋毫满六虚,须弥藏一芥。
行非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要见南朝旧人物,池中唯有白莲花。
卷中人物想乾淳,老笔题诗意转新。谷怪洪杨交不合,诚斋亦自是诗人。
清晖何处有园堂,消得先生句发扬。百世空留遗墨在,后生并不识骊君。
袁曹官渡争雌雄,荆州侨寄大耳翁。涕流髀肉消不尽,试与元直游隆中。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从容一曲梁甫吟,不觉将军三枉驾。
庐山瘦入骨,草木无华滋。啼鸟消息真,春风仅如斯。山翁少润色,玉雪空自奇。舌端有小苦,谏味颇似之。
透过重关得自由,相期佛祖雪冤雠。西湖风景无留恋,南岳庐山拄杖头。
钱塘江上到桐庐,一带溪山画不如。对景由来诗句丽,夕阳无语淡烟初。
桐庐江上晚潮生,帆挂秋风一信程。万里归船弄长笛,断肠重看白鸥盟。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他年我欲寻君去,只恐云深不知处。
荒径草青青,空庐未始扃。好山皆在目,无事可劳形。已信虚空讲,何妨树石听。悠然朝复莫,真道自相冥。
不到庐山不是僧,斯言斯语亦何曾。珙今兴尽还归去,五老依前倚碧层。
二月吾庐感物华,伤春多在别人家。今年莫使春憔悴,能有几番归看花。
木落山骨瘦,水退沙痕隆。渔舟弄江日,一叶浮软红。眼底事不俗,道人心若冲。旛竿头进步,云水展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