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松雪半梢寒鹊语,风敲疎竹度斜阳。幽寻有客自来去,静对僧禅一缕香。
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
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人覼缕。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
山行不作懒,杖策穷幽邃。崎岖十里馀,乃得桃源地。竹树蓊以鲜,峰峦秀而媚。娇云弄奇姿,啼鸟含幽意。
春江晚多思,拂面风棱棱。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
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烟竹寒垂幄,风松静鼓琴。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欲住无留计,幽怀亦畅哉。
山脚清江转,岩腰细路通。飞泉忽溅雨,阴壑自吟风。寺隐烟云里,人行竹柏中。野僧无个在,幽鸟为谈空。
官閒访招提,偶作南山游。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竟日雪幽处,杖藜不惮遥。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
岩寺报梅开,可是知时节。映竹已萧疏,临流复清绝。正须幽士赏,莫纵狂僧折。山寒云雾深,日暮更飞雪。
寺门幽独停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司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闲多俗不争。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
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
路隔重湖,一尘不到。片段白云,绵蛮幽鸟。静倚石阑听,稳拂苔衣卧,此乐只应林下有,人间少。衲僧家,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四大海,声色堆头,闲行闲坐,全身入荒草。
簇簇烟林挂酒帘,山藏古寺寂无僧。瘦筇便欲幽寻去,隔岸小舟呼不应。
我爱岩间古樗栎,蔽日参云过千尺。樵苏来往作阴凉,不为风霜变颜色。匠氏入林持斧斤,材无大小皆选抡。豫章楩楠岂复有,独以无用全其身。
群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野僧无俗事,幽与寄瑶琴。澹澹思归操,悠悠太古心。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物外烟霞古,幽深断送迎。聩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
放浪游名山,山水悦人意。穷日不知疾,行行转幽邃。空籁如风声,奇峰似云气。濯足就寒流,憩锡投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