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无赖年光逐水流,人间随处送悠悠。千帆落浦湘天晚,孤笛吟风鄠县秋。小市莺花时痛饮,故宫禾黍亦闲愁。久留只恐惊凡目,又向西凉上酒楼。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飒飒长眉绿覆肩,欲推寿数意茫然。若非楚国庚寅岁,定是尧时丙子年。铜笛一声惊宿鹭,蒲帆数幅破晴烟。遥知乘醉江湖去,黄鹤楼头又放颠。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北陆风回,顿园林凋尽,庭院岑寂。潇洒寒梅,偷报艳阳消息。素澹英姿粹质。天赋与、出伦标格。
天气严凝,乍寒梅数枝,岭上开拆。傅粉凝脂,疑是素娥妆饰。先报阳和信息。更雪月、交光一色。
去年今日关山路,疏雨断魂天气。据鞍惊见,梅花的皪,篱边水际。一枝折得,雪妍冰丽,风梳雨洗。正水村山馆,倚阑愁寄,有多少、春情意。
淡烟池馆,霜飚乍紧,又是年华暮。黄花老尽,丹枫舞困,江梅初吐。点缀南枝,暗传春信,玉苞微露。凭危阑空断,谁家素脸,遥山远、空凝伫。
少年球马逐秋风,笛起连营响裂空。今夕梦回村墅冷,一枝孤奏月明中。
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勿遥。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刁侯好事闻当年,至今风韵独依然。归来不作留滞叹,能出窈窕夸樽前。前时宾客会清夜,横笛裂玉吹孤园。新声妙逐柔指变,余响欻与高云连。
三十年前此凭栏,醉听渔笛暮江寒。重业虽复闻三弄,老去终无旧日欢。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锺。
楼阁倚晴天,知心得老禅。风光百年事,民命数家烟。镫火犹嬉鼓,山林有醉筵。残生聊尔耳,休话到兵前。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邻翁吹笛意本乐,闻笛如我心何哀。如说生离苦,天涯海角无由回。又如诉死别,委骨黄壤埋蒿莱。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吹人元不怨,听者自生愁。万里家何所,三年戍未休。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
凭江阁,看烟鸿。恨春浓。还有当年闻笛泪,洒东风。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
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
阆苑归来,因醉上、瑶台第一层。洞天深处,年年不夜,日日长春。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