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公家忠献公,勋名照穹壤。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养。
人生自古悲别离,别离今日何足悲。试问今日行者谁,鄞江名族真男儿。虬须燕颔躯十围,凛凛端有熊豹姿。毅然刚立不怒威,笑视鼠辈何脂韦。
平生杨诚斋,可仰不可见。去年尺一书,老韩忽同传。道山故仙伯,再上右文殿。蓬莱几清浅,笔力愈雄健。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经行。郁修气未殄,千家真赤城。来访临海令,瓦砾纷纵横。翘然三尺高,问是戒石铭。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
郡斋偶休沐,驱车出西城。依依山水佳,萧萧松柏声。雪余春意动,新绿生坳泓。行行到青林,老眼增双明。
平生好流水,雅欲临流赋。涧谿或过之,眷眷不能去。青山国故乡,不肯入城府。宁知开八袠,重为寻故步。
绿杨几枝插平沙,柔梢袅袅随风斜。红绡去地不及尺,锦袍壮士斫鬃射。横磨箭锋满分靶,一箭正截红绡下。前骑长缨拖绣毬,后骑射中如星流。
灵潭深入白云堆,带雨春云为我开。乳石半空浑欲堕,瀑泉千尺正中来。两军酣战鼓鼙急,一雨生寒霹雳催。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先生作赋真八吟,高处独步无古今。少从三山来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我尝学事六七载,膏馥沾丐资之深。窃名文场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满袖风埃季子裘,谁怜斗粟漫淹留。栖迟岁月浑闲事,放浪湖山得胜游。一律任渠从滥吹,数杯容我且浇愁。只应好在平生志,更上陈登百尺楼。
岁晚旅怀恶,云平东望赊。故人空眼底,别恨忆江涯。尺素形声画,萍踪溷齿牙。襟期定何许,归梦恼胡笳。
列岫峥嵘栋宇连,平栏曲砌俯氓廛。坐谈风月三千里,直傍云烟咫尺天。栗里尚怀陶靖节,竹林还想杜樊川。冷官幸有田园乐,笑谢苏公乞酒钱。
诗酒平生兴,人琴毕竟空。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忽叹群无鹤,谁留目送鸿。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
官冷门前可设罗,高轩多谢肯相过。别离渐近那堪说,觞咏从今莫厌多。风月平分聊尔耳,云霄咫尺奈君何。汉庭行且迎枚乘,南浦从教恨绿波。
左螭玉立耸朝端,底事飘然便挂冠。简记起家千载遇,光华持节万人看。溪山好处宁终恋,鸥鹭盟前莫遽寒。已是诏书催上道,却烦尺鲤问平安。
尺一西来唤我归,扁舟正是泛淮时。功名不复平生梦,物色能销几首诗。去国九年嗟已老,暮途双节偶然持。一丘一壑真吾事,惭愧夔龙集凤池。
芙蓉山上芙蓉尖,向人咫尺分毫纖。或如冠剑或鸟兽,令我左右烦窥觇。平生退之南山句,为渠持骋笔力严。那知刻画果办此,造物至是无留殓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