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美玉生盘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历刀不见贵。杂糅刀刃间。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尽怪吴苏地,琼花冷不销。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密逐江云堕,轻随海吹飘。影沉松坞乱,片响苇蓬焦。
二妃丽潇湘。一有乍一无。佳人承云气。无下此幽都。当追帝女迹。出入泛灵舆。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暧然时将罢。临风返故居。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圣治尊儒术,贤才翼帝躬。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骢。复道河南去,先愁冀北空。激扬元自任,出处岂谋同?地绝看持节,天长惜转蓬。
忆昔蕤宾初,皇疾辍临仗。维日白气亘,黑风复排踢。俄传天柱折,忽若慈母丧。帝本尧舜姿,末履转清伉。
扬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象晚宴且久,孤舟迥然逝。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黄帝钧天曲未终,至今烟粮舞鱼龙。临风更欲吹长笛,摇荡波心碧玉峰。
麻姑之山高接天,世言中有麻姑仙。朱颜玉扑镇长在,不知阅世经几年。问此仙今在何许,当初果是谁家女。似因一念天人寰,已作人间夫妇缘。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
天帝黄金阙,真人紫归书。霓裳纷蔽景,羽服迥临虚。白鹤能为使,班麟解驾车。灵符终愿借,转共世情疏,
客,感而赋此。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