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春光无次第,雪后景已暄。爱此沙路平,青山压晴原。下车策蹇行,并辔相笑言。远峰翠欲滴,近岫势屡翻。惜未及花时,指点桃梨村。悠然度溪桥,下有碧潺湲。投鞭一盥漱,为我洗烦冤。¤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不死亦偶然,余生真可惜。
旧隐湖西寺,青青千万峰。来书度深雪,归梦断疏钟。开口与时避。论心似我慵。流年共衰鬓,昨夜又闻蛩。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经兰菊当年栽。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
飞楼轶浮埃,迥绕三峰翠。楼中十二曲栏干,下瞰苍苍但鳞次。七闽重镇旧繁华,九陌三衢十万家。连营国步军容盛,法宇仙台鸟道斜。
一上巍峰独枕流,匡山爽气为君收。泉飞直下三千丈,池喷奔分数百州。净练银河辉映阁,烟凝碧树吐成楼。先师巨笔悬岩石,文物风光度几秋。
谁引沧洲客,行歌到此亭。萦回一水碧,巉绝两峰青。小雨吹行舰,疏梅度远汀。我无缨可濯,华发任星星。
九峰湿翠秋光凝,亭亭出水芙蓉净。崔巍怪石距若虎,合沓奇峰驰八骏。山若古寺隔红尘,时有天风度幽磬。岂惟清赏玩心目,况有高人寄真隐。自惭奔走红尘客,何由得遂山林性。长歌聊复赋重游,不用悬岩刻名姓。
朝阳滉漾水朦胧,晓烟横抹天微风。三十六峰不著色,点缀淡墨排秋空。小山连延大山倨,林深无人但云树。平生爱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无住。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於独。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仙翁薄暮醉酒归,杖藜迷却高阳池。清风吹花绿阴倒。我笑谓是秋云移。还乘贯月槎,夜过郎官湖。
南溪约幽寻,西岭极遐观。初阳色朦胧,残雪光汗漫。相望楼殿间,宛在云霄半。泉声减琤淙,山势欲飞竄。
吾家一何奇,奇峰照南窗。是为紫阳山,万木青枞枞。上有出岫云,下有见底江。江清云无心,伴此眉宇厖。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直重岩紫翠峰。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楠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劚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夜宿给孤园,悠然魂欲仙。恐惊沙上月,莫吸石间泉。露落萤初度,风回鹤欲眠。更瞻峰岭气,非雾复非烟。
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照像龛镫暗,通宵磬韵传。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风云变化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枬枫。
岩穴玲珑几度秋,簪峰高插耸鳌头。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石罅日闻甘露滴,山间时见庆云浮。灵岩特为南乡设,从此生贤继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