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久闻政绩最淮淝,鄮岭循良亲见之。梓里尚遗前日爱,棠阴还长旧年枝。钓璜方兆非熊卜,曳杖俄兴梁木悲。千里佳城空望断,他时归哭岘山碑。
所至仁声著,甘棠几去思。敬姜嗟哭子,伯道痛无儿。郎省伤连璧,文闱见刻辞。边民纷堕泪,忍读岘山碑。
湛辈而今岂有知,滔滔江汉定何时。无边落日丹枫外,有客来看堕泪碑。
浯溪一峰插天齐,上有李唐中興碑。肃宗勳鄴愈烜赫,次山文字真崛奇。我昔为州坐兩載,吏鞅束縛马就羈。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遺。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亭以醒心名,心与亭何与。物各有感通,此理贵深喻。岘山峙丰碑,见者皆堕泪。推类尽其余,庶表名亭义。
岘首登临事已非,风流千古载丰碑。凿空寻出崇山景,又作襄阳一段奇。
镂冰琢雪战毛氂,画饼声名骨朽时。汗简书青已儿戏,岘山辛苦更沉碑!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公步季贞后,不为世纲縻。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汉臯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璫换佩鱼。
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
丈夫为世用,钓筑辞岩溪。不用身徇道,固可卷而携。侃侃紫阳翁,不践桃李蹊。淳熙用不终,归途此留题。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锦囊华似衮,采笔大如椽。
一从棋折佐筹帷,凛凛威名塞汉知。大范老今归去矣,小申公为易新之。檀溪春草轻车熟,苕霅秋莼短艇宜。千载岘山磨不朽,重添羊杜两丰碑。
古郡襄水阳,群山绕郛郭。其间岘首者,羊公最所乐。登临见洲渚,气象真磅礴。公乎既已没,高碑此鑱凿。
大江西来绕重城,忧如来花匹练萦。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溃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东扼迅流疑引翼。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珮。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