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
贪程只为看庐阜,及到停舟恨颇浓。云暗半空藏万仞,雪迷双瀑在中峰。林端莫辨曾游路,鸟际微闻向暮钟。长愧昔年招我入,共寻香社见芙蓉。
绯袍金绶紫微臣,郡国如何借寇频。停鹢北堂还彩服,画熊南国又朱轮。晴逾梧岭随征雁,秋渡潇湘忆故人。自愧素餐淹岁月,羡君随处布阳春。
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幸得从公特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
庭讼萧然昼景清,每因闲暇接耆英。言诗屡奉从容论,对酒常怀淡泊情。解秩尚思嵩峤色,入朝还听禁钟声。怜君壮岁多留滞,不尽鹏搏九万程。
开斋坐阅岁华空,乐与贤豪燕喜同。清影屡移松桂月,和声频送管弦风。远于籍外追歌妓,恨不樽前作醉翁。况近始郊多废事,共迎萧露入弦中。
居当山麓入烟扉,乔木苍藤接翠微。筑室暮年今尚少,得归真是眼中稀。
孤城乱山攒,着春地太少。春应不屑来,新正忽夏燠。日落峰吐阴,暝色如合抱。墨涅输此浓,月黑失其皎。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英华发林薮,余彩散阡陌。
阶前爆竹作惊雷,从俗何妨进酒杯。微醉偶便深阁坐,好春先入小瓶梅。焚香静阅年光转,不寐频闻夜漏催。明日买臣当五十,却思上印故乡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