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嵩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日脚归云到坐隅,冻禽唧{左口右栗}树扶疏。望穷野麦绿不断,春入山梅香有余。恐是滕公千载室,定无汲冢五车书。人间可乏贤公子,长铗歌成食有鱼。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虽茅草新,元是东邻寒士居。士贫更在玉川上,三间破尽四壁无。
生缘堕城市,日与尘坱俱。岂无青霞志,不得闲须臾。李君实吾党,半岁相招呼。今晨始能来,羞汗沾濡。
台山台招人,突兀城南隅。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春风遂南渡,百避咸奔趋。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微生本萍奇,宁复安吾庐。
山上非烟霭四隅,山前梗稻绿成区。留云有计低檐额,得月从多彻户枢。直是春台熙远俗,聊为丰屋诗宏图。公来日出千林迥,却笑新亭咏小湖。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日边不邮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
闽山去天惟尺五,傍立怪石如蹲虎。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惭愧使君肯相延,十日倾酒如流泉。文字兴余亦不恶,红妆执乐艳神仙。明日冯驩出有车,远借仁风归故庐。不用回头重引领,行矣商霖到海隅。
东南上流蜀之门,领略形胜斯楼存。岷峨之西江发源,势如建瓴注平原。出门顿息波涛喧,五溪七泽相吐吞。蜿蜒纡余带城垣,山亦却立且踞蹲。
日出东海隅,照我草屋东。屋东有荣木,光彩生曈曨。春草凝碧色,春水生芙蓉。江山发深秀,和气翔春风。
尘波溢目深溟渤,往古来今空出没。喜君相见话丹经,起我凌云恶阡陌。我生素乏儿女姿,面上巉岩耸山骨。少年避地东海隅,架竹编茅剪荆棘。
冥心艰苦走南隅,每读清言意已摅。竹简固尝窥远业,山阴何止识遗书。云间未省三年别,海上今欣一笑初。乘兴此来传句法,颇容求益董梧锄。
开缄韵语起帘隅,坐使心胸百想摅。公比士元方展骥,我如毛颖不中书。烛摇冷晕人方寂,犬吠寒云月上初。北首故关山万叠,几时艰棘一诛锄。
晓程寒水散城隅,款段徐行得自摅。天外好山宜日衬,风前老柳半虫书。赓诗已玷清新后,扣户仍烦剥啄初。忙似老农无住著,看人仓庾亟持锄。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巫山埋空晓光没,寒入风声散萧瑟。滴沥深摧十二峰,峡江涨白洗青壁。群阴寂寂蔽阳乌,摇荡春愁满南国。何当羲御驻中天,为我驱除风雨黑。
郎官出宰镇方隅,聊试牛刀意未摅。不特持平争结友,要知博物有成书。不惊雉羽桑阴静,一洗蛮烟霁景初。恨识羽山眉宇晚,徒闻嘉惠及耕锄。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