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垂虹临绝景,仙隐寄人间。远水吞平野,归云补断山。空明宽眼界,秀迥破天悭。深羡鸱夷子,扁舟竟不还。
我行几许逾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山深景最幽,正为幽人设。获此一段奇,天意亦特达。水清濯吾缨,竹劲抱高节。凿池为延客,筑室相娱悦。故人来清风,莫逆友明月。雅与仙境连,迥隔红尘绝。此乐只自知,切勿下人说。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东扼迅流疑引翼。
有客凋双鬓,吟秋费几诗。天高鸟去疾,云薄雨来迟。日落山川迥,风回草木悲。追寻十年事,伫立独多时。
嵌空天影落元间,更着梅花迥莫攀。休说横斜欠清浅,此岩正不减孤山。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
揽胜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啸傲池边红日伴,舒怀岩壑白云迎。满目纵观天际迥,一腔收拾岁寒清。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月明写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头。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山星几点躔官舍,僧院百年过客舟。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不眠翻五咏,清切变蛮讴。
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岭南气候不常。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烟凝山如影,云褰日射毫。桃间红树迥,麦里绿丛高。客子叹游倦,田家甘作劳。乘除吾尚可,未拟赋离骚。
侠气轩轩翰墨场,邅迥世路鬓成霜。出从车马行千里,归与琴书寄一方。鸟啭入帘春欲破,炉香侵梦日初长。扁舟会有山阳役,聊借狂夫挹酒浆。
飞来峰上塔,然蜜奉慈观。互照三山冢,分辉七宝栏。势擎金界迥,影蘸玉奁寒。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