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我昔得罪迁南夷,性命顷刻存篙师。风吹波荡到官舍,号呼谁复相闻知。小园畜蚁防桶蠹,空庭养蜂收蜜脾。读书一生空自笑,卖盐竟日那复词。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閒。
螺山有隐士,飘飘仙者徒。朝游螺之巅,暮息螺之隅。红尘拂落身外事,白首读尽人间书。不骑琴高鲤,不钓任公鱼。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
有事九龙庙,洁斋梵王祠。玉箫何时绝,碧树空凉飔.吏散埃壒息,月高庭宇宜。重城肃穆闭,涧水潺湲时。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我家山阴道,湖水淡空蒙,小屋如舴艋,出没烟波中。天寒橘柚黄,霜落罢亚红。祈蚕箫鼓闹,赛雨鸡豚空。叉鱼有竭作,刈麦无遗功。
吾友守道气刚劲,丑邪扶直出天性。意高身贱无所发,胸中事事先后併。襄尝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为得正。忽闻鲁士李山英,移书告之要力行。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吾兄笔锋雄,诗俊不可和。雪中思清绝,韵恶愈难奈。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言随飞花落,意与长风簸。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