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云林隐者绝风流,尝到涧西山寺游。下马脱巾青竹里,题诗写画野泉头。房山墨法谁能得,谢朓襟怀自可侔。便拟梁溪一相觅,桃花春水隔芳洲。
看山朝不饭,画山夜不眠。西蜀书生有此过传癖,呼镫索酒忘青年。东吴朱家叔仲子,爱画更觉入骨髓。清晨起来头不梳,快展溪藤泼秋水。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浥袂秀色时苍苍,冯陵八荒隘九阳。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
菰丛苍苍集烟渚,山头湿云半为雨。垂萝绕屋茅覆墙,石燕林鸠似相语。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黄泥道路白头浪,知是江南烟水乡。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漫垂云气孤村雨,时聒乡心几树蝉。不及阮宣随处醉,兴来即解杖头钱。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鸬鹚群栖竹叶暗,蜻蜓特立荷花秋。莲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小舟争渡各先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飞楼轶浮埃,迥绕三峰翠。楼中十二曲栏干,下瞰苍苍但鳞次。七闽重镇旧繁华,九陌三衢十万家。连营国步军容盛,法宇仙台鸟道斜。
巫山高高十二峰,君王魂梦已成空。上头多少闲云雨,尽在朝朝暮暮中。
沙头云树郁依依,晚稻吹香紫蟹肥。露白秋江鸥一梦,月明寒树雁双归。蓬窗剪烛孤弹剑,草屋禁风静掩扉。沧海十年空短鬓,青山未返薜萝衣。
黄尘走名都,白日触隆景。云山忽当眼,便自出人境。翛然蹇驴翁,细路转岩岭。疏林划空明,一笑得人影。我家柴墟旁,南望长引领。烟萝绕茅屋,江月闲渔艇。栖栖恐无成,题诗聊自省。
山中十日苦风雪,雾雨作寒才放晴。千涧水从松杪落,半空云逐马头行。居人向暖分茶树,啼鸟知春唤客名。不惜看花兼问酒,东风归路布袍轻。
海邑罕人事,炎天少雁声。林含丹荔发,泽蔓紫兰生。岩霭山头薄,溪云水上行。东菑正堪务,南国若为情。感念同棨服,吁嗟阻寇兵。迢迢思万里,今夕月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