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静掩岩扉定几年,兰陵谣诵似新传。文如此老仍千骑,恩与州人作二天。一室萧然余棐几,平生用处只蒲鞭。琵琶休抹三千指,公到家家自管弦。
不记江城分袂初,几年东北望门闾。寒温一纸无非便,忧病千端自作疏。莫忘折梅寻胜事,悬知视草报初除。及兹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书。
蚤闻天诏下江津,元是君王自赏音。阔步稳登霄汉路,借留难副士民心。缓歌共有留连意,别酒休辞潋滟斟。三节踵来公去后,空余离恨一江深。
将军射虎不射石,石作於菟能没镝。翻然再探弓不力,俊鹘豪鹰眼前失。两泉后先今抗行,何物使之令人惊。泉出在山流在地,却似只从方寸生。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惊变色。白衣山人侍黄衣,军中指点相叹息。云龙契遇固畴曩,千载一合非人力。羊裘卢沙竟何补,坐视生民自肥瘠。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畎亩欲龟坼,好雨忽滂沱。豪民不蓄谷,一旱将如何。早晚炊香秔,呼奴蒸瓠壶。为我讴一曲,便是击壤歌。
君侯敏手镇星城,杰阁巍堂指日成。经籍大恢新教化,英贤重振旧声名。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一唯家传人供仰,盍将此道觉诸生。
棣萼仪鸳缀,翛然两鬓斑。时清嗟岁晚,游倦得身闲。人在羲皇上,经传伯仲间。桂枝芳未已,何止倍燕山。
前辈风流泯,灵光独岿然。指囷推甲簇,跪履记丁年。有子伤埋璧,惟翁亦蜕蝉。功名虽已矣,千载尚遗编。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纳纳乾坤一草亭,西山尽见若秋屏。霜余远水呈天碧,雨过遥空现帝青。逸叟真成陶令隐,高怀长似屈原醒。肯堂固赖贤孙子,精爽犹疑尚有灵。
所至多遗爱,丹丘最有声。奉常千载久,攀恋一城倾。已恨数离别,宁知隔死生。湖边旧门巷,一到一心惊。
蜀道今行第几回,天西玉帐又宏开。鹤归华表人如旧,龟放长河独再来。屈处观伸霜后菊,消中见息雪前梅。沪江不解西流去,引领长空酌斗魁。
摩挲潘叟跨驴图,便拟移家向此居。素富素贫随处乐,世间何地不嵩庐。
入山佳趣已成无,何事犹驰门外车。书里一丁总忧患,人间六甲有孤虚。
深院帘旌昼掩门,海牛挂出好乾坤。日烘花影涨春腻,风撼柳丝明醉痕。极目翦来齐翠嶂,关心看不断青原。明朝又逐文书去,且尽今宵极意论。
揽飞云兮遐思,轶迅飚兮流目。涪之水兮涉瀰,秘殊途同归境兮仙谷。彼仟谷兮何有,辟埃氛兮泬寥。森幽篁兮拥翠,蓊喜柏兮相樛。
毕竟春晴好,杨花也送行。驿程寒冉冉,江树晓晶晶。水长船能驶,诗多担转轻。江湖吾倦矣,茅屋几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