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滕六附暄堕寒力,六花未办天机织。篱菊老尽兰始芽,凌婆仙子方踵息。水边亭亭逢玉人,照眼缟衣如旧识。冰霜相与厉贞操,蜂蝶那能犯庄色。
西洛风流压众久,十分国艳与天香。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澁于铜两鬓霜。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书窗不要笙歌群众观点,茗碗相如味更长。
地行不必羡飞仙,骧首青云恐疾颠。但得一廛耕谷口,底须万骑战祁连。斋房尽日清如水,吾道从来直似弦。赖有故人供禄米,饱餐赢得枕书眼。
平生到处西湖长,眼底波光日日新。图在辋川非旧隐,梦回笠泽是前身。一江细雨欹青菊,万里雄风起白苹。独立苍茫动归兴,钓矶须理未垂纶。
一枝眼底物华新,翠袖清霜更可人。靓色不须夸缟夜,韶容聊复返青春。日烘有意姿仍洁,露洗无言态更真。不趁繁华更孤迥,为君唤起雪精神。
游鳞羁羽凭浮沉,老大凄然感岁阴。风底波纹生别浦,雨馀山影出疏林。残年不足偿多病,万事宁须付有心。满眼黄花一杯酒,怆怀元弗为听砧。
我初养柏儿,年纪三十四。颖季得梅老,岁数适我类。而梅生不凡,头骨甚硗异。见之怀抱中,宛有成人器。
诗翁下语写心声,说破云涛阻客行。得意快吟三两句,放怀休数八千程。时因极冻方回暖,水若无风还自平。一点阳和消息好,江边柳眼又眠惊。
三十年间借一瓻,鹄袍门外欠相携。降霜御史风棱恶,瞎眼春官日色迷。
壮老相催已久知,逢秋正自不须悲。向来蚁国一场梦,此去牛山几首诗。且共黄花嬉晋晚,懶携白发过燕垂。江南风景何堪说,却爱新来眼着篱。
少时闻箫白玉台,一曲未终丹凤来。金濑空明秋水浅,妙音久不闻蓬莱。吴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歌落梅。红尘筝笛耳一洗,便觉箜篌愤抑琵琶哀。
芦荻萧萧掩败汀,抛南抛北惯曾经。淮山有雪侵云白,江水无风接树青。吟卷纪游挥小草,醉篷埋恨载浮萍。庙门转眼随帆过,不得重登绝顶亭。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一青牛,二条尾。三双眼儿,仰观俯视。四个蹄、雪白如银,五方中嬉戏。六欲七情俱总废。八味琼浆,饮来光明遍体。九鼎内、变作神丹、
修行人,先禁眼,见他妇女,不宜顾盼。牢擒捉、意马心猿,休缓缦缓缦。我人除,事情简。清贫柔弱,逍遥散诞。谨遵依、国法天条,永不
庭竹骄阳下,清风偶过之。此时合眼听,瑟瑟足秋思。
难觅安必法,聊凭遮眼书。意传言以外,夜惜昼之馀。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望舒虽是月,借作此楼名。收尔万家地,归吾双眼明。规模成巧小,景物散纵横。人若无高见,虚空柱谩擎。
天生明日照秋空,人把鲜晴候岁功。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