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方丈有门出不钥,见个山童露双脚。问伊方丈何寂寥,道是虚空也不著。闻此语,何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赐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一曰:劝君不用登岘首山,读羊祜碑,男儿事业须自奇。此碑山头如日月,日日照人人不知。人不知,青山白云徒尔为。
伊昔逢丧乱,历数闰当馀。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余及尔皆亡,东西各异居。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