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碑上文难读,开山失所传。岩松秋落子,石井夜添泉。地旷常多月,厨寒不起烟。昔年曾有虎,来到寺门前。
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风炎暑。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斯洞名华景,累累乳石悬。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岩底金仙寺,峰头玉井莲。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
昔见虎眈眈,今为佛子岩。云寒不出寺,剑净求离潭。幽步萝随径,高禅雪闭庵。吴都十万户,烟瓦亘东南。
耶溪欲尽山转青,中有三寺山为屏。秦峰表里植苍翠,仰视万木相峥嵘。雪霜洗尽尘土迹,龙蛇蛰处烟氛生。我携宾友事登览,穿径已觉毛骨轻。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地僻寒来早,高山月上迟。池边老修竹,曾映董生帏。
瘦马踏乱山,盘折度村坞。处处花柳明,耕锄遍垅亩。麦苗见肤寸,拳屈方出土。乃知去夏旱,布种坐迟暮。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余。(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时有笔工李文正。
?或谓为关子容作。?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白云山顶病禅师,昔日公卿各赠诗。行尽四方年八十,却归荒寺有谁知。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诗情故崒嵂,袖有天都峰。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宦游畴昔偏天涯,万里东归岁月赊。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园公溪父逢皆友,野寺山邮到即家。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士生始堕地,弧矢志四方。岂若彼妇女,龊龊藏闺房。我行环万里,险阻真备尝。昔者戍南郑,秦山郁苍苍。
楚泽吴山已惯行,武夷从昔但闻名。北岩小寺长汀驿,且喜游山第一程。
昔侍先君故里时,僧中最喜老璘师。高标无复乡人识,妙寄惟应弟子知。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期。可人不但诗超绝,玉子纹枰又一奇。
花过木阴合,溪云生暮凉。牛行响白水,鹭下点青秧。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