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倚槛寒松偃,连云一径横。就中国不得,窗户入江声。
山谷幽深锁梵宫,千章灌木郁茏葱。香浮古篆半檐雾,茶潄清泉两腋风。鹤伴老僧归夕照,山留行客驻霜枫。前朝阁阁浑秋草,眺望悽然碧岭中。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泄春。
风吹雨脚细於丝,泠暖浑如寒食时。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
沙溪过雨半清浑,径石高低带雪痕。又见山农话春事,腰鎌两两唤儿孙。
断桥高下路横斜,隔水人烟四五家。雨后一枝红带雪,风流不道有岩花。
一溪高自扑岩来,寺在岩腰水抱回。林下老僧相顾笑,柴门今始为君开。
高低深浅逐阴晴,一簇林峦画不成。谁道青山怕云点,白云点处转分明。
四山面面玉成围,只许閒云去又归。更有小轩人不到,落花狼籍点苔衣。
只见青山无水声,到头耳目未全清。年来赏遍江东寺,才入今宵睡未成。
六国干戈擅霸图,先生谈笑有工夫。不知当日纵横梦,曾识水声山色无。
榛棘丛中旧草堂,千年谁复辩兴亡。累累付与张仪印,珍重空中一炷香。
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琳。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余事不关心。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闻道石桥多胜境,几时相伴一间寻。
丈室十一尺,闽山数百层。春风近梅柳,腊水漫沟塍。
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不辞遍历安禅地,要使溪山识主人。
隐约开晹谷,坐看云气升。地神归献秀,一色露山棱。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剥吸有好怀,绕郭横秋山。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看轻转佛稻场边,一迳松杉密似烟。见说老僧浑不出,送人只到寺门前。
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稀。
绮塍行尽入松门,暂拂尘缨袖惹云。海月未升楼上见,湖波初起坐中闻。宝扉膜拜青莲相,石案傍行白{在疊右毛}纹。促榻偶随居士语,煮茶烧栗到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