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面对天阙山,终日如宾客。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
节物推移速,登临感慨多。寒云飞陇首,残叶下朝那。代北惭归马,洮西尚凯歌。惟怜鏖战骨,寂寞掩山阿。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以滴蜡黄梅侑樽。醉归感叹节物,顾念身世,殆无以为怀,作此自解小红破雪,又一灯香动,春城节物。春事新年独梦绕,江浦南枝横月。万户糟邱,西山爽气,差慰人岑寂。
电挟雷声迅,风将雨脚多。须臾寂无有,造化果如何。饥鼠撼帏行,哀蛩语径莎。披衣起中夜,有感寄长歌。
汉宫春色傍黄昏,曾谒金门奉至尊。月上海棠人寂寂,焚香百拜感皇恩。
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天横远岫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野树晚风清蝶梦,曲池芳草乱蛙声。浮生嚣寂何穷已,搔首蓬窗感慨生。
萱草葵花五月繁,清游频过辟疆园。艰危避贼愁仍绝,感激逢君思欲骞。信有谗人如巷伯,岂无佳士报平原。坐深池阁偏幽寂,更浣寒泉为涤烦。
快秋风飒然来此,可能消尽残暑。辞巢燕子呢喃语,唤起满怀离苦。来又去。定笑我、两年京洛长羁旅。
半夜开窗凭阑坐,无心云起镜湖心。铺茵烟草漫天幄,璞玉楼台浑色金。访古寂寥秋漠漠,怀人感慨碧岑岑。未知何日韦斋井,明月清风烦暑襟。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凿破混沌作两间,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邮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回顾溪水中,石鼓安所置。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苍翠。一曲遽停桡,寻真步幽邃。
晓出白下门,瘦马踏秋色。钟山度苍翠,慰我远游客。暮投清果寺,花草献幽寂。长廊静无人,落日照西壁。
云房閟孤赏,幽花杳谁攀。春风不掩私,吹芬满禅关。欣抃披沉寂,觅此芳菲颜。亭亭紫锦盖,济济玉笋斑。
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跡。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前山后山高峨峨,丧车辚辚日日过。哀歌幽怨满岩谷,闻者潜悲薤露歌。哀歌一声千载别,孝子顺孙徒泣血。世间何物得坚牢,大海须弥竟磨灭。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