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我丈风流元佑枝,晴轩雨雹笔端迷。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三年监州再摄州,家置绘像争借留。便当紫绶朝冕旒,念我青笠操渔舟。携此鼠目而麞头,归来高阁包春秋。他年持节寻旧游,却校形容知似不。
人皆炎热之畏,我爱夏日之长。耳百尺之松风,挹双沼之荷香。发固知其种种,容何事乎堂堂。尚从游于留侯,免形似乎六郎。
曾为匡庐十日留,今犹化蝶梦江州。凭君五老峰头问,员外容添此老不。
尘满形容雪满头,分无仙骨到瀛洲。希夷更请旁人看,曾急流中勇退不。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
紫岩之传,原委一忠。遡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瘴烟浩淫,杂海雾只。憔悴行吟,閴岛屿只。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道统之传,洙泗濂伊。公于淳熙,万古一时。言名之舆,世泯其辙。皎皎纲常,首载先烈。
帖字三十迹如湿,吊古其逢惊啜泣。公来姑孰甫翔集,书翰从容岂遑及。此帖之犹虽此邑,时犹可疑蠹谁葺。至宝道旁世收拾,乃以齧残弃缃笈。五湖浪卷四海立,墨风雨中起蛟蛰。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
有王茂宏之笔势,予非取其丽。从容而大肆,巧者以愧,尚庶古意。
熊腾踔而多疎,意轩昂而多趣。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
以帝傅,从赤松。有荣名,华厥躬。超二疏,列三公。瞻中台,祖上东。焕衮舄,乐鼓钟。寿九袠,天报丰。思其人,想清通。观笔法,犹雍容。
昔李四平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谓幸备于将相,
以文致身,以恭奉上。锱铢笔态,矩矱心匠。论其钩格则得纡余曲致之体,考其纵逸则妙雍容不迫之状。俨佩玉之度,肇官仪之创。百辟班见,大廷宏敞。方觚颖之发挥,盖已具此气象。日谁之书,元丰首相。
汉轻法言,耳目所忽。予藏于湖,亦近世物。气并华剑,烈同段笏。匪尚其容,亦尚其骨。
其容渊,其髯揿,其服野,其冠圜。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