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里中一老妇,行行啼路隅。自悼未亡人,暮年从二夫。寡时十八九,嫁时六十余。昔日遗腹儿,今兹垂白鬓。
十月五日风,俗占端可验。常年谁能记,两岁入程椠。去年当此月,初三月未艳。暮下陈村庄,夜投象原店。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嫩脸羞蛾,因甚化作行云,却返巫阳。但有寒灯孤枕,皓月空床。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凤。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闺帏装束。待要舒华那更管,朔气凝波僵木。五鬣山松,万年宫树,仅仅存余绿。一枝寄赠,教渠知道春复。
风露浸秋色,烟雨媚湖弦。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身在黄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个人传。正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余少之时,赋和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
至“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赋与,许多才调”之句,笑谓余曰:古曲名今日恰好使得。予因以此意作小词题壁,明日遂行。后二年再访之,壁间醉墨尚存,而人已他适矣。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
同余栖隐地,只在白云根。野草行无路,孤舟入有门。已存栽竹地,不买种桃园。眼底饶苍翠,南山带北村。
我昔遨游周八极,玉京金阙俱经历。翩然骑凤下瑶池,如与双成获相识。双成侍燕王母旁,道貌方瞳照人碧。玉笙吹彻奉琼觞,范子从旁丐馀沥。
数间老屋半欹颓,宗袥虽存没草莱。尚有遗民呼太庙,可堪游鹿上荒台。花开陌路空余恨,麦被陵陂不尽哀。三节还乡平日志,化为杜宇定归来。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四方争看击鹏鹍。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锺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